各位老铁还记得2017年那个冬天吗?当朋友圈突然被"塞尔达"刷屏,网吧里冒出好多举着NS玩《奥德赛》的哥们,是不是有种"这世界突然变天"的懵逼感?别慌,今儿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那年的游戏奥斯卡——TGA2017,保证看完你比那些混迹贴吧十年的云玩家还门儿清!
年度游戏为啥是绿帽子?
说真的,当时《塞尔达传说:旷野之息》拿奖那会儿,不少萌新都在问:"这游戏看着像低配版《原神》啊?"哎呦喂,这误会可大了去了!重点来了——人家可是开放世界游戏的开山鼻祖级存在。就凭下面这几个骚操作,现在都2025年了还没几个游戏能超越:
- 物理引擎的鬼才设计:火把能点燃草地产生上升气流,铁板能导电****,这些现在看着平常的设定,在八年前可是惊掉下巴的存在
- 900个呀哈哈的**:全地图塞满的**收集要素,逼死**症的设计后来被无数游戏"致敬"
- 下雨天爬山摔成狗的真实体验,直接把"开放世界必须真实"的行业标准拉高三个档次
不过要说争议也不是没有,当时《绝地求生》的吃鸡热潮正猛,很多玩家觉得该给这个现象级游戏。但评委们还是选了玩法创新度更高的塞尔达,现在看来真是眼光*辣。
任天堂到底屠了多少奖?
那年老任简直杀疯了,光看这串获奖名单就吓**:
- *佳家庭游戏给了《**马力欧:奥德赛》——毕竟双人帽子戏法太适合情侣互坑
- *佳策略游戏居然是《马力欧+疯兔》这种看似恶搞的作品,育碧和任天堂的跨界整活意外成功
- 掌机扛把子《密特罗德》也拿下*佳掌机游戏,可惜国内玩家接触的少
*绝的是《塞尔达》一个人包揽了年度游戏+*佳动作冒险+*佳游戏指导三项**,直接把索尼的《地平线》按在地上摩擦。不过说句公道话,当年《地平线》的机械兽设计和拍照模式也确实**,只是生不逢时碰上了神作。
**游戏的黑马奇迹
要说*让人眼眶发热的,还得是《茶杯头》这个愣头青。30人小团队耗时七年,硬是用手绘动画风格杀出一条血路:
- *佳艺术指导:每一帧都能当壁纸的复古迪士尼画风
- *佳**游戏:把平台跳跃和弹幕射击结合得丧心病狂
- *难BOSS战:第二关的青蛙兄弟劝退了80*手残*
不过这游戏有个****——通关后解锁的爵士乐原声带,比现在某些网红歌手的专辑质量高到不知哪里去了。当时很多主播直播摔手柄,反倒成了另类宣传。
新作预告炸出多少期待?
那年颁奖礼*骚的操作,是穿插着放了十几个新作预告。现在回头看真是神仙打架:
- 《死亡搁浅》播片依旧让人看不懂但大受震撼,弩哥洗澡镜头直接冲上热搜
- 《血源诅咒2》先导预告就放个"Shadows *** Twice",把魂系玩家馋得半夜三点刷论坛
- *离谱的是《猎天使魔女3》突然官宣,让以为系列已死的粉丝集体过年
不过要说*实用的,还得是《塞尔达》DLC当天就能下载这个操作。现在游戏公司都学精了,颁奖前备好更新包已成行业潜规则。
自问自答时间
Q:TGA到底是个啥?跟E3有啥区别?
A:简单说就是游戏界的奥斯卡,E3更像新品发布会。TGA的评委是51家专业媒体+10*玩家投票,所以***更高但也被吐槽"不接地气"。
Q:为啥国内看TGA的人不多?
A:主要还是时差问题——颁奖礼在美国办,国内正好是凌晨。不过现在有B站这些平台买转播权,2025年看的人已经翻了三倍。
Q:想补票2017年的神作该从哪入手?
A:优先NS平台,现在《塞尔达》《奥德赛》都出了高清重制版。Steam上也能买到《茶杯头》《地狱之刃》这些精品,不过《绝地求生》已经鬼服了慎入。
看着现在满大街的元宇宙VR游戏,突然有点怀念那个捧着NS在被窝里找神庙的冬天。或许就像网友说的:"好游戏就像初恋,你永远记得2017年打开复苏神庙的那个瞬间。"各位萌新要是还没体验过,真该找个周末试试——大不了就是多买几个Pro手柄嘛!
标签: 超时!